一本明明白白的“好账本”
来源: 中国财经报 时间: 2023-03-06 10:21:36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今年的预算报告主要包括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以及扎实做好2023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三部分内容。与往年相比,尽管结构总体一致,但是今年的预算报告更加求真务实,是一本明明白白的“好账本”。

  “算政治账”,预算报告充分反映财政保障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国家账本”对标对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重点报告了去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情况以及2023年的政策举措安排。

  2022年,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各级财政部门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落实,推动经济总体回稳向好。实践证明,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对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

  预算报告深入阐释了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内涵和特点。“加力”方向主要包括: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适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规模,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力度;“提效”方向主要包括: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税费优惠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预算报告强调保障财政更可持续,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合理安排财政收支政策,厉行节约办好一切事业。比如,将财政赤字率从2.8%提高到3%,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担当精神,有助于稳定并提振市场信心;将新增专项债规模提高到3.8万亿元,可以更好发挥稳增长促投资作用,有效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算明白账”,预算报告在总结工作部分突出年度特点,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比如,全力支持疫情防控,财政对医保基金负担的疫苗及接种费用按30%比例给予补助,其中中央财政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按30%、40%、50%的比例实行分档补助。再如,中央财政带头压减支出,加大财力下沉力度。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中央部门支出下降3.5%,调整用于加大对地方的财力支持。全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9.71万亿元,同比增长17.1%,为基层“三保”提供有力保障。预算报告在2023年的工作安排部分,对上述两方面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把稳预期、强信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算质效账”,预算报告集中反映了过去五年财政改革发展成就,包括财政实力日益壮大、财政宏观调控不断完善、财政保障更加精准有效、财税改革纵深推进、财政管理水平持续提高、保持财政可持续等六个方面。数字是最好的证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7年的17.26万亿元增至2022年的20.37万亿元,年均增长3.4%;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2017年的20.31万亿元增至2022年的26.06万亿元,年均增长5.1%,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近五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累计40.66万亿元、年均增长8.4%,高于中央本级支出增幅4.8个百分点,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对地方转移支付占比提高到70%左右。五年累计减税5.4万亿元、降费2.8万亿元。五年总体赤字率控制在3%以内,政府负债率控制在50%左右……五年来,财政始终保持稳健运行、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了财政力量。

  确保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离不开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预算报告切实落实全国人大预算决议和审查意见的要求,认真梳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和全国人大财经委审查意见,认真研究人大有关方面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改进完善了2023年预算报告起草和预算编制工作。在2023年财政工作和预算执行中,对深入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主动接受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等工作作出了部署。

  此外,为了增强预算报告的可读性,方便代表委员审议讨论,今年的预算报告在内容和形式上做了一些新的探索。比如,在附件部分更多地使用了图表,让数据更生动直观;在名词解释部分增加了对财政预算基本概念的解释说明,更好地服务代表委员。

  看得懂、说得清、能监督,“国家账本”的编制越来越规范,预算安排越来越科学,展现了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财政的新作为新担当。

  记者 李忠峰


责任编辑:财政局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