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散文写作
来源: (周口市财政局) 时间: 2018-07-10 02:02:02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周口财税》杂志里面的“财税文苑”犹如特辟的一个“花园”,里面争奇斗艳的是行业内许多爱好文学的作者精心提供的作品。她外美内秀,让财税工作者在阅览业务知识之余步入这块充满美色与清香的精神园地,在赏心悦目的景色中产生心灵共鸣,得到精神享受,其感觉可借用《兰亭序》中一语:信可乐也。
     纵览“财税文苑”中的作品,其中以散文居多。由此可见,广大财税工作者工作之余乐写散文的作者比较多,这与散文是一种活泼自由的文体有很大关系。不过也从中发现,作品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还显得稚嫩。乐写勤写是一回事,会写且能写好是另一回事。那么,如何写好散文呢?笔者依据多年创作散文的体会和编辑老师修改后发表出来的散文作品比对,谈点粗浅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散文的主要特点
     1、文体自由
     相比较于诗歌、小说、戏剧、新闻等文体来说,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作者自己见闻感受的文体。它受的约束较少,形式精粹亲切,收放自如,自由地表达出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内心感受和感悟。它的结构布局无统一的标准要求,完全根据作者的思路和表达需要来自由确定。但散文与一般记叙文的最大区别在于,散文中所写的人生、自然、事件、景物等,都是作者从自身的感悟出发,对所写对象特殊意义和美的发现。这种发现,是知觉、思维、感觉的综合化学效果,体现着作者的深思妙悟,形成了散文的情、理、意、味。而单纯的记叙文则是客观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并不从作者的感悟出发。作者的感悟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不同,这与诗歌有相通之处。例如同样面对夕阳西下的场景,古人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伤怀感叹,而叶剑英元帅则抒发了“老夫喜作‘黄昏颂’,满月青山夕照明”的豪情。
     2、形散神不散
     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世间万象,宇宙万物,各色人等,宏观微观无不涉及。而这些材料一旦出现在作品中,就立即注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悟,渗透着作者的人生经验、观点感受、思想情绪等。所以,同样的事物,不同作者看到的内涵是不同的。如果把散文比作一个人的话,它的取材和结构布局叫作“形”即身体,而作者表达的感悟、思想则叫作“神”即精神。从表面看起来,散文的文体与取材非常自由,似乎无一定之规,形式上很散,但它们都指向一个中心即立意,都围绕这个中心来谋篇布局,选取素材。散文的突出特点一般称为形散神不散,也叫形散神聚。
     3、以情见长
     因为散文的形散,所以其写法不拘一格。又因为散文的神不散而聚,结构上追求自然而然的境界,所以写好散文真不是一件易事。散文常用的方式是抒情,它以情见长。即使是记叙,文中也是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散文常把记叙、抒情、议论等融为一体,边叙边议边抒情,表达手法上出奇制胜,同一件事物能让读者调动不同的感情反应,得到新鲜的阅读感受和精神陶冶。
     总的来说,抒情的散文或气势磅礴,或浅吟低唱;记叙的散文如诗如画,曲径通幽;议论的散文情真意切,动人心弦……不论何类散文都充溢着强烈的情感,归根结蒂都是作者为了表达他对人生或自然的特殊的个性感悟。
     二、写散文须掌握的几条原则
     1、情要真 意要切
     作者写一篇散文,总是有感而发,没有感情的散文不能称其为散文。如果勉强拼凑,无病呻吟,假情假意,这样的文章读之令人生厌。散文对作者的情感要求是仅次于诗歌的。散文的成篇,一般是作者对事物、人生、景观突然产生了新的感悟,感悟深化升华,不吐不快,如是便提笔成文。这感悟就是散文的意味之本、中心立意,亦即散文的“神”之所在。好的散文,记叙、议论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这种感情必须情真意切,能使读者的心灵与感情产生共鸣甚至互动,从字里行间都能品味得到。
     2、立意要新鲜独特
     散文贵有神。如同一个人一样,若徒有其表,萎靡不振,无精打采,则难有引人之魅力。这里所说的“神”就是散文的立意,也就是作者的感悟。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因为感悟属于精神产物。写散文写普通寻常的感悟是立意不高,写人已有之写之的感悟则是没有味道的。看见小草想到春天,看到蜡烛想到老师,看到朝阳想到青年人……再写这些感悟已引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甚至一看即厌,等于扼杀了人们的阅读愿望。散文的立意要求新鲜独特,就是说作者的感悟要新,发自内心,切身而出,是不同于他人而自己独有的新鲜的独特情意、独特体验。

3、要从小处入笔
    
散文的文体自由,素材也不受约束,世间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一涕一笑,一叶一草,一沙一石等等,都可以以点题成文,皆能体现出大的主题,大的道理。写散文的高手,往往从细小的事物入笔,随着思路闯出精神上的广阔天地,做到以少胜多,以小见大,引人入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从小处入笔,利于写专写深,写出自己的特点来。贾平凹的散文《文竹》、余秋雨的散文《腊梅》都是这方面的范文。他们就是从常见的花草入笔,思绪纵横捭阖,见人论事,生发开去,感悟出深刻的独到的人生体验和哲理,读之余味不绝。对一个有心而善思的人来说,大千世界素材无数,信手撷取一枝,都可以写出好的文章来。
     4
、文字要有美感
    
说起来散文比较易写,指的是文体与素材可自由选择,但并不是没有讲究。且不说谋篇布局千变万化,因人而异,单就文字方面来说,就有特殊的要求。笔者以为,与其它文体比较,散文文字除精练、准确等一般要求之外,特殊的要求是飘逸而有美感,读之令人愉悦,引人品味。如春天到了,诗人的描述精炼概括: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处处闻啼鸟花落知多少。小说家的描述直接而客观:春风拂面,大地回暖,杨柳吐绿,春耕春种开始了。散文对春的描写则别有一番风味。如笔者曾读到一篇叫《春之韵》散文,文章这样写道:大树小树的枝丫上钻出点点鹅黄、嫩绿;大地象着了魔似的,转眼之间便攀爬满了层层叠叠的绿意。”“春雨悄悄地在瑶池边,把一片片的云朵纺成了细细丝线,绣出了一串串的银帘,悬挂于天地之间。”“太阳风风火火地露出红扑扑的脸蛋儿,想先睹这如诗如画的风景,慌乱中碰落了帘子,多情的大地只好收藏起它,收获了一块块绿茵茵的地毯。在作者笔下,自然景物似乎有了生命,神奇而灵动,令人读起来舒服上口,浮想联翩。文字之美让人如品甘露,如沐春风。
    
在散文写作中,拟人化、排比句、引用警句格言等手法的运用,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为文章增色不少。当然,这要靠平时的积累修养,勤学多练,才能下笔如有神,运用自如,写出上乘文章来。

(作者单位:扶沟县财政局  高保峰)


责任编辑:(周口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