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联合收割机轰鸣声划过麦浪,周口市千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收获期。作为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我市近日出台2025年“三夏”工作方案,以“机收减损、政策托底、服务护航”为抓手,全力确保夏粮颗粒归仓,为全年粮食丰收筑牢根基。
政策组合拳护航麦收。为保障麦收高效推进,我市构建起覆盖农机调度、成本减免、应急保障的全链条政策体系,协调中石化、中石油设立40余个专用加油点,提供3%柴油价格优惠,并开展“送油到田”服务。针对阴雨天气风险,全市400余台烘干设备已提前检修,粮食经纪人培训同步启动,确保“烂场雨”发生时24小时内启动应急烘干工作。
科技赋能机收减损。今年我市小麦机收率预计在99%以上,全市165支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84个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全员待命。依托“河南农机云平台”,实现收割机精准调度,动态监测作业轨迹,确保“熟一块、收一块”。产粮大县广泛开展机收减损“大比武”,通过田间实操培训,将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绿色通道保畅通。我市农业农村、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发放4000余张跨区作业证,高速公路开设农机运输绿色通道,对未携带证件的车辆实行“容缺办理、免费放行”。全市国省干线、收费站设置24小时服务站,提供维修服务、防疫物资等,确保农机转运零阻碍。
夏粮收购政策托底。为保障粮农收益,我市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价格监测每日更新。国有粮企发挥主渠道作用,开展代收代储业务,设立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推广预约收购、延长服务时间等举措,让农户卖上“明白粮”“舒心粮”。
当前,周口市“三夏”指挥部已启动24小时值班制度,市级专家指导组分赴各县(市、区),会同农技人员开展田间指导。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麦收战役中,政策保障、科技支撑、服务护航正共同筑牢粮食安全防线。(记者 付永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