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国企改革超前两个月完成目标任务
来源: (周口市财政局) 时间: 2018-07-17 08:31:43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2018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财政局(国资局)按照省政府总体部署和市政府工作安排,我市“僵尸企业”处置等国企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僵尸企业”处置提前两个月完成省定任务。

  一、全市“僵尸企业”处置进展顺利

  我市纳入省政府督导的“僵尸企业”  处置任务共15户,截止6月底,已全部完成处置任务。其中:改制转让1户;破产清算5户,盘活脱困9户,比省政府要求提前两个月完成处置任务。

  另外还有河南省畜产品进出口公司周口肠衣厂,该企业为省里移交周口处置的省属“僵尸企业”,也已于6月28日完成处置任务。

  二、“僵尸企业”处置工作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

  在市县两级政府、政府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下,我市僵尸企业处置工作推进较快,成效显著。5月21日,省国企改革办在《河南国资信息》第13期中,对我市在僵尸企业处置中“一拖三两步走”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强调周口市在僵尸企业处置工作中未雨绸缪、主动探索、高标准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等做法,值得全省借鉴。

  三、国企改革工作中的主要做法

  “僵尸企业”处置工作,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关乎职工利益,关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企改革工作的重头戏。工作中,我们的做法主要有:

  一是坚持政府领导。市国企改革办始终按照政府决策部署开展工作,在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的直接领导下,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吃透有关情况,提出工作建议,使市政府能够准确掌握全市各县市区和各部门工作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了改革推进有力、有效。今年以来,市政府召开了3次“僵尸企业”处置工作专题推进会,每次都对阶段性工作进行安排,牢牢掌握了全市“僵尸企业”处置工作主动权,保证了全市这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是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国企改革之初就建立了全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每半月召开一次全市联席会议,统一工作节奏,及时解决处置工作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三是制定细化配套方案。研究出台了《全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工作推进方案》,明确“僵尸企业”处置方式、标准,细化工作步骤和时间节点,确保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四是持续强化工作督导。市国企改革办采取现场查访、电话联系、建立微信工作群、集中座谈等方式,加强对县(区)“僵尸企业”处置工作的督促指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度,督促工作落实。截至目前,已开展5轮“僵尸企业”处置专题督导。

  五是积极拓展改革领域。探索将“僵尸企业”处置工作经验拓展应用于其它国企改革,放大了国企改革效果。年初市国企改革办对市属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借鉴“僵尸企业”处置工作经验,会同发改委、商务局、工信委等部门,对所属具备改革条件的企业启动改革步骤。目前,市发改委能源局所属1户困难企业已经进入破产程序,商务局的9家企业也在酝酿处置方案。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市属困难企业处置工作统筹推进力度,持续扩大国企改革成果。

  一是坚持依法合规,一企一策。对于市直企业坚持一企一策,分类处置,突出资产处置、职工安置和资金落实等工作重点,保护好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在改革工作中,依法履行资产处置信息公开、改革方案科学论证、准确评估国有资产、依法清算等程序,严格规范国有资产交易,确保公平、公正、公开,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持续强化指导督导。市国企改革办将重点加强与市直困难企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做好政策指导解答、意见汇总、信息上报等工作;强化对企业改制工作的督促指导;建立健全旬报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度,指导督促工作落实。确保市直困难企业处置稳妥有序推进。


责任编辑:(周口市财政局)